县联社:信贷“三创新” 服务“小个农”

发布日期:2011-05-25 浏览次数:1370

  今年以来,县联社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信贷产品、营销机制,加大对“小个农”信贷的支持力度,受到了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的欢迎。截至4月末,全县农村信用社各项贷款余额13.85亿元,比年初增加1.38亿元,增长11%,前4个月累计发放贷款5.18亿元,其中涉农贷款累放3.68亿元,小企业贷款累放1.1亿元、个体工商户贷款累放0.4亿元。

  一是围绕支柱产业,创新信贷产品。棉纺是我县“五大支柱”产业,全县棉纺织、服装企业达370多家,棉纺企业对资金需求和依赖较大,但又面临着融资担保难的突出问题。为解决企业资金不足问题,该联社有效开展信贷产品创新业务,于去年10月份首次推出商品棉仓单质押贷款,与县内3家仓储公司签订仓储合作协议,落实第三方担保,开办以来累计向近100户棉纺企业发放仓单质押贷款1.2亿元;今年又推出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新业务,把企业的“无形资产”变为“活钱”,向东方米业和宏艺公司等3家企业发放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300万元;在自身贷款投放受到单户比例限制的情况下,该联社以社团贷款方式,通过省联社业务平台,组织安徽农金系统内6家行社参与社团贷款,向安徽白云棉业有限公司授信4600万元,第一批已经投放贷款2200万元,有力推动了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此外,该联社积极推广“农家乐”、“创业乐”、“商家乐”、“金土地”等信贷品牌,开办了林权抵押贷款、水面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设备抵押贷款、门面房和商品房(必须有2套及以上)抵押贷款和国家公职人员工资性担保贷款等业务,不仅涵盖了服务“小个农”的全部信贷业务,也彰显出鲜明的信贷服务宗旨和企业文化特色。

  二是围绕县域发展,创新金融服务。为改变以往“等客上门”的官办作风,该联社从宣传推介、优化服务、产品创新、市场定位和营销管理等多方面创新服务机制,以“立足县域,服务三农”为钢,提出“上门服务、主动服务、创新服务”的新思路,拉近农信社与“小个农”客户的零距离服务。在贷款营销上对优质客户实行差别化服务,实行限时承诺服务,贷款从客户提交完整的信贷资料开始,实行“周会”审批制,做到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在贷后管理上实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客户回访制度。同时在基层营业网点设立信贷专柜22个,信贷办公室17个,公开信贷业务流程和服务监督电话,深入开展金融服务“家家到”活动,主动上门,共走访政府部门65次,走访工业园区和农民工创业园79次,走访企业245次,访问存量客户11446户次,走访新客户376户次,确立目标客户295户,营销贷款客户1729户,营销贷款47500万元,营销金农卡16700张,通过银企对接活动洽谈发放企业贷款135户,18900万元。同时加大自助设备的投入,已经安装ATM机14台、POS机65台,服务覆盖全县10个乡镇,积极推进现代支付体系应用,开通个人和企业网上银行,为全县“小个农”提供存贷款、结算、银行卡等“一揽子”金融服务。

  三是围绕流程建设,创新营销机制。该联社按照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六项机制”要求,在借鉴兄弟联社成功做法的基础上,成立贷款营销中心,实行“专业化营运、单独考核”的运营模式,专业化运营就是中心按流程化、标准化要求将中小企业银行业务做专做强;单独考核指贷款营销中心经营计划由联社单独下达,绩效挂钩考核。通过营销中心为客户提供一条龙式优质服务,实现“面对面”、“一站式”办贷,缩短办贷时间,简化办贷程序,提高办贷效率。同时根据客户信誉状况、财务状况、合作关系以及贡献挂钩等原则对客户推出差别化服务,培育一批黄金客户群体,推进信用环境优化;培养客户经理的市场意识、服务意识和营销意识以及操作能力;通过考试、考核选聘客户经理,形成了一支专业化的信贷营销服务队伍,对客户经理实行激励约束,有效地调动客户经理的客户服务工作的积极性。(徐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