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望江县第四批选派工作综述

发布日期:2012-03-18 浏览次数:732

  2012年02月22日09:50 稿源:中安在线

亮丽青春献农村 广阔天地显作为
——望江县第四批选派工作综述

  望江县第四批选派干部总计20名,其中省直机关干部1名、市直机关干部3名、县直机关干部16名。全县20个选派村都是基础相对薄弱和工作相对滞后的村,其中有10个村为“难点村”。自2010年3月份第四批选派工作启动以来,两年的时间里,在各级组织部门的高度重视下,通过该县选派领导小组和选派单位的齐抓共管,加之选派干部的自身努力,望江县第四批选派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抓好开局重头戏

  第四批选派工作启动后,该县通过个人自愿、组织推荐等形式,选派16名县直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村任职,确保了第四批选派工作开好局、起好步。一是提前谋划重宣传。早在第三批选派干部任期考核时,该县就超前谋划第四批选派工作,对选派干部、选派村进行摸底了解。结合学习宣传沈浩精神,采取多种途径宣传第四批选派工作政策和第三批选派工作成果,营造了全县上下支持选派工作,关心选派干部的浓厚氛围。二是严格条件选好人。在确定选派干部对象时,该县采取由组织部门“点将”的方式,坚持做到“三舍得”、“五不派”,即舍得把素质好的干部派到基层去,把业务骨干派到基层去,把后备干部派到基层去;政治素质不过硬的不派,工作能力不强的不派,群众反映不好的不派,学历、年龄和身份不符合要求的不派,身体素质不好的不派,避免了过去“分指标、硬凑数”的现象,较好保证了选派干部的素质。三是结合实际定准村。坚持抓两头、带中间的原则,进行充分摸排,根据各乡镇的村数、工作情况以及村级班子状况来考虑各乡镇选派村的村数,兼顾县农组重点管理村等因素,结合乡镇党委排序确定贫困村、后进村。突出“难点村”治理主题,把10个难点村全都纳入选派村范围,安排一些得力干部到“难点村”任职。

  强化管理不放松

  望江始终把选派工作作为全县农村工作的重点来抓,高规格成立选派工作领导小组,把选派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来狠抓落实。一是建立责任机制、做到齐抓共管。建立了县委定期听取选派工作情况汇报、选派工作领导小组季度工作例会、县乡领导干部联系选派村和县直单位帮扶选派村等多项制度。明确要求每名县干联系一个选派村、乡镇党委有专人负责选派工作、选派单位有专人联系选派干部,并把选派工作的成效作为联系的领导干部、乡镇党委、选派单位领导班子及其主要负责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二是严格督查管理、加强工作指导。坚持专项资金严格管理。明确、细化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完善法定手续,明确产权关系,建立专项资金使用论证、审批制度,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坚持查岗督岗制度。乡镇采取自查,每月上报选派干部考勤,切实加强乡镇对选派干部工作管理;县选派办采取固定电话抽查、不定期到选派村实地检查,督促规范选派干部记好工作日记,全面掌握选派干部在村工作情况。三是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在认真执行选派工作的各项政策和规定的同时,及时掌握选派干部的学习、工作、生活情况,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在选派干部到村后,我们就专门组织选派干部就农村工作进行了培训,并分两批组织了选派干部外出考察学习。特别是选派干部在争取项目、推进工作中遇到困难时,该县都是积极帮助协调解决。

  理清思路谋发展

  选派干部到村后,切实抓住组织建设这个关键,积极发挥基层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立足岗位,务实苦干。一是团结班子、带好队伍。从调整班子分工入手,建立健全工作制度,积极发挥班子成员特长,切实使每一名村干都能有事干、干好事;发挥选派干部“润滑济”作用,积极开展交流谈心活动,充分利用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着力消除班子之间的矛盾分歧,切实增强班子的整体合力。二是理清思路、发展经济。切实把促进选派村集体经济增长和带动村民致富作为到村工作的关键任务来抓,紧紧围绕全县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深入挖掘选派村的比较优势,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制定出适合本村发展的思路,按照“投向合理、产权明晰、安全可靠、效益明显”的要求,采取多种经营方式,把5万元村级集体经济配套发展资金投入到最需要支持、最有发展效益的项目。三是争取项目、惠及民生。在两年的时间里,选派干部切实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向上跑项目、要项目,积极寻求选派单位的帮助扶持,积极运用“一事一议”的方法向村民筹措项目资金,从加大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入手、热心兴办公益事业、大力实施民生工程。

  经济发展有飞跃

  该县第四批选派工作自2010年3月开展以来,广大选派干部按照省委“六句话”要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在了解村情民意、带好班子、理顺路子、宣传政策、多办好事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绝大多数都做出了显著成绩,加强了选派村的村级组织建设,壮大了选派村的集体经济实力,增加了选派村的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稳定,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信赖和好评。一是加强了基层组织。选派干部任职的村都是该县的难点村和后进村,大多数村级组织涣散,发展党员工作滞后,党员队伍年龄偏大,村党支部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强。在两年的时间里,选派村共发展党员115名。20个选派村有15个村新建、改建和扩建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新建活动场所面积共15829平方米,投入资金640多万元。二是发展了村级经济。选派干部坚持从实际出发,立足村情,以发展种、养业为重点,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选派村农民收入有了较大增加。据初步统计,选派干部通过主动出击,多渠道争取资金,20个选派村的招商引资项目达32个,投资共计11000万元,有力促进了选派村经济发展。三是优化了基础设施。多数选派村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选派干部到村后处处为农民着想,充分发挥自身和选派单位优势,千方百计争取资金支持,着力解决道路建设、水利兴修、土地复垦等问题。两年来,选派村累计争取资金4276.66万元,新建维修村道路190.8公里,其中完成“村村通”水泥路项目建设45.3公里,开挖疏通沟渠171公里,累计为群众办实事15598多件。(童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