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党支部建在自然村

发布日期:2011-07-27 浏览次数:1055

  作者:胡劲松 鲍国华 来源:2011年7月27日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望江县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在基层党建创新上大胆尝试,探索更加务实管用、灵活便捷的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收到良好效果——

  前段时间正逢梅雨季节,然而在望江县长岭镇银杏村周前自然村,村民却没了满脚泥水,因为环村水泥路把全村都连了起来;原本只有行政村村部才有的为民服务中心也延伸到了家门口。村民周结美大爷高兴地说,我们这里成了省里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都是屋场支部的功劳。

  调整带来新问题

  近年来,通过对村级区划调整,望江县建制村人口和党员人数急增,村干职数又相对有限,在许多事情上力不从心。望江县金鸡山村宣塘角自然村在外务工和致富能人较多,经济实力较强,但是,群众多年以来一直迫切盼望的环屋场水泥路却一直没有修通。村民都愿意出资出力修路,但是出于多种考虑,一直没有人愿意出面组织。村干部人数少,事情仅牵涉到一个自然村,村党总支和村委会牵头组织又不合适。

  宣塘角自然村的问题并不是特例。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自然村规模越来越大,公共设施建设和重大事项越来越多。与此相应地,在大的自然村,基层党组织未及时跟上,许多农村地区在公共投入等一些重大经济和社会管理问题上,陷入了和宣塘角村一样的难题。过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长岭镇刘家大屋的水库和当家塘年久失修,蓄水功能减弱,水到成灾、水过就旱。原因并不是群众不愿意出工出力,而同样也是缺乏一个带领大家共同战斗的基层堡垒。

  屋场筑起新堡垒

  如何解决这一难题? 2008年开始,望江县长岭镇率先在19个规模较大的自然村试点组建党支部。由于当地把自然村习惯称作屋场,自然村党支部被群众称作屋场党支部。

  自然村党支部建在农村基层一线,对基层情况熟悉,战斗力强。支部党员人数不多,一般在20至30人,便于党组织对党员进行经常性教育和管理。长岭镇后埠村杨家老屋自然村村民王益友说,现在以屋场为单位,每个月都可开党员会、群众会,天天都可听到党的声音。

  望江县委组织部领导介绍,截至目前,长岭镇17个村全部实现自然村党支部的全覆盖,基本做到了有人办事、有地方办事、有制度办事。 19个自然村党支部发动起来的近3000名党员,在农村社会管理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发挥了积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自然村党支部负责人和党员、群众田相近、屋相连,朝夕相处,通过组织党员会、群众会,甚至在茶余饭后、田间地头就可以把党的路线方针和惠农政策向普通群众宣传到位,在潜移默化中,密切了党群关系。为了扩大宣传效果,银杏村周家前屋党支部还在人口密集区安上了3只大喇叭,屋场支部书记周长义同志兼任播音员,每天发布农作物病虫情报,播放党的惠民政策,普及计划生育保健知识,“支部播报”也成了村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为民服务更直接

  自然村党支部同时还在屋场建立起为民服务点,并规范服务点的管理。支部每天安排一名党员在服务点值班,解答群众的疑问,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困难,集中办理一些证件。服务点的建立,使群众小事不出屋场、大事不出村,而且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普及计划生育保健及农业科普知识等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过去,宣塘角自然村与周边屋场和邻近乡镇为山场界线经常出现纠纷,打架斗殴经常发生。成立屋场党支部后,邻里和睦在宣塘角蔚然成风,家家比孝敬,户户比美德。村民杨结堂70多岁的母亲重病缠身,生活不能自理。支部在提供力所能及帮助的同时,大力宣传他孝敬老人的做法。现在,村里孝敬老人成风,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典范。

  望江县长岭镇党委书记汪森介绍,自然村党支部在处置突发事件、协调矛盾纠纷中,起到了一些别人无法替代的作用。近两年来,许多村都没有发生大的群体性事件,没有出现越级上访,成为改进社会管理方式的一个重要途径。

  望江县探索在建制村下的大屋场组建党支部,取得了一举多得、一石多鸟的积极效应,深得群众和基层干部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