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乡村这片广阔天地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太慈镇牢固树立机遇意识,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着力实施固本强基系列工程,立体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细落实。
实施组织保障力提升工程。着力强化“四个意识”,紧抓村“两委”集中换届有利契机,发挥党组织政治优势,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队伍。以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特别是党建区域化整体推进工程为平台,“一抓双促”,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实施发展新动能培育工程。抢抓脱贫攻坚政策利好期,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厚植扶贫产业综合体社会经济双重效益。鼓励和支持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壮大基础,扩大联合与合作,更好带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限衔接,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探索“旅游+”、养生养老新业态,总结推广桃岭油菜花赏游系列活动经验成果,谋划好白莲洲、桃岭、慈湖、马山休闲旅游观光“精品工程”。
实施美丽新乡村建设工程。有序有力推进集镇规划、“三线三边”环卫整治,提升集镇品味,坚持美丽乡村建设以点带面、整村推进、整镇全覆盖,扎实推进“双基”建设,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倾斜。全力打好农村“三大革命”硬仗,彻底改变“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尴尬局面,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继续深化“林长制”、“河长制”,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落实到太慈生态文明建设中,让太慈天更蓝、水更清。
实施文明新风尚领航工程。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太慈优秀传统、历史人文、农耕文化、孝爱文化。充分发挥大屋场党支部等党组织保障功能,用好村民理事会、红白理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推动移风易俗,革除陈规陋习,引导党员干部带头、辐射带动更多的群众参与其中。发挥群团组织优势,开展“太慈好人”、“孝贤模范”等各类评选表彰活动,引领全镇社会风气向善向美。(谢静云、聂娜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