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毅:“打铁”出身的教育行家

发布日期:2011-07-27 浏览次数:1195

作者:特约通讯员汪爱松本报记者凌浩 来源:2011年7月8日安庆日报

  

  2008年,他被评为感动安庆十大教育人物之一;他一手创办的学校成为一所学子们求学的向往之地;连高中都考不取的学生,在他的学校里学习三年后,竟考取了重点大学……

  自幼家贫,只上了两年小学,曾做过铁匠,打得一手“好铁”的望江县文凯学校董事长汪毅,如今,在同行们眼里成了一位真正的教育行家。

  为想读书的孩子办一所好学校

  2002年春节,汪毅路经县城一家小饭店,两位中考失利,喝醉了酒的少年斗殴斗红了眼,拔刀相向,“住手”!他挺身而出,制止了事件的继续升级。

  偶然之中包涵着这样的必然。“每年中考后,都有相当一部分的青少年中考失利,他们的心情都很郁闷,对自己的前途都感到渺茫,后悔辜负了父母的期望,也后悔当初在学校时的表现,想重新来过。”汪毅说,这次偶然事件,让他的一个模糊想法在头脑中渐渐清晰起来:

  “为那些想读书的孩子办一所好学校。给每个孩子最适合的教育,给每个孩子最理想的发展,给每个孩子最温馨的呵护,让所有的学生都成人、成长、成材。”

  朝着这个教育理想,2002年,花80万元买下了一处闲置的村办造纸厂和邻近的一幢小楼,这是他投资教育的起点。2003年暑期,建筑面积一千平方米首幢教学楼竣工;随着一批批教学设备陆续运抵,文凯学校拔地而起。

  创业初期是极其艰难的。他吃住在工地上,始终与施工人员一起劳动:“我是搞建筑的,参加学校工程建设,不仅可以保证质量,还可以节约劳动力成本。”

  漂亮的大楼里当年仅招收了30多名学生,在别人看来:这是出师不利,而他的内心却荡漾着喜悦:“文凯开始运转,夙愿终于实现!”而在8年之后,文凯已成为了一所现代化学校,在校学生发展到一千多人。

  他虽然是一位拥有千万资产的大老板,但在日常生活中,却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他和教职工一样,按月领取工资,他工作繁忙,食无定时,房间里总是放着方便面。平时,他都在学校食堂就餐,和师生一起吃得津津有味。

  他把自己多年的积蓄全部投入到文凯教育,至今,仍每年把校外经营获得的利润源源不断地注入到学校。“没有什么比投资教育更有意义了,教育不仅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一个家庭的幸福,甚至影响到一个民族的未来。”在一些重大场合,他郑重宣布:“不管文凯将来发展到怎样大的规模,我身后都会将把它无条件地捐献给社会。”

  教育就是爱

  在汪毅看来,教育就是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心的人就不配做教育。

  “初中三年是靠与同学共书完成学业的。”汪毅了解到学生沈哲秀的家境十分贫寒后,亲自登门:“把孩子交给我,我来培养她!”第二天,他带着电工和器材,为沈家安装了电灯并送去一部彩电。沈哲秀入学后,学校不仅不收她一分钱学费,还为她提供生活费和零花钱。

  “我读初中的时候,父亲突然患病,不能干活。家里没有钱。但是,我渴望继续读书。是董事长圆了我的读书梦,免除了我的全部费用,还给生活费,第二年,我弟弟也进了文凯,学校同样也没有要一分钱。”学生徐娟说。不仅如此,为了缓解这个家庭的困境,他还专程来到这位学生家:“老徐啊,我送2000元给你治病,剩下的5000元给你做个本钱,等你身体好了,慢慢打些课桌凳给我,如果不能打,钱也算送给你了。”

  “每年春节前后,他都要亲自带队到特困学生家庭慰问。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在文凯学校“爱心亭”内高一学生王後告诉记者。据不完全统计,文凯成立8年来,共减免困难学生学杂费97.6万元,为63名特困学生每月发放100元生活费。

  “教育需要管理者有发现问题的独到眼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你要知道受教育者需要什么。并且要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比起特困家庭的学生,“留守学生是一个更大的群体,特别是在农村。这些孩子并不缺钱,他们缺少的是爱和亲情。”他说。

  现在,“留守学生”教育成了文凯教育的一大亮点。文凯为“留守学生”建立起了工作站,从汪毅开始,每位校级领导班子成员负责联系一个年级。每学期学校要为“留守学生”重新建立一次档案,召开一次关爱“留守学生”大会,定期征求“留守学生”意见和要求,组织“留守学生”结对帮扶,建立与“留守学生”家长的热线电话,集体为“留守学生”过生日,节假日为留校的“留守学生”免费供应饭菜,开放图书馆,提供文体器材,专人陪同购物;重大节日汪毅都要与“留守学生”一起聚餐……“我们深深感到了集体的温暖和大家庭的爱。”这所学校里的“留守学生”们纷纷表示。他们的父母也都很宽慰:“把孩子送进文凯,我们外出务工,很放心。”

  “在一个群体里每一个人都需要关爱,被爱是人性的需要。也是影响人的发展中诸多元素中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元素。”他说。作为学校的法人,他不仅关爱受教育者,同样关爱教育者。

  青年教师程小平,父母都是农民,程老师应聘到文凯工作不久,父亲患了晚期癌症,汪毅一面宽慰悲痛不已的程老师,一面带头捐款,第二天清晨,他亲自携师生6000多元捐款,陪同程老师回家。

  钱丽凤老师,一天傍晚接到家人的电话,说老父跌伤,已送医院治疗。“我很想立刻就回去,但天黑路远,当时正下着瓢泼大雨。”钱老师回忆。“这在一般人眼里或许并不是什么大事,没想到,董事长知道后,立即为我联系了车辆,还亲自把我送到了贵池医院,并送上了慰问金,直到清晨4点多他才返回学校。这件事会让我难忘,我们也会把这样的关爱传递给学生。”

  ……

  要想让教师安心工作,就必须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他还为老师们办理了社会养老保险,在商品房价格高得一般人一辈子努力工作都难买得起的今天,他郑重承诺:“在学校工作年满15年的教师,每人赠送一套商品房。”

  在他的词典里,爱是大爱,1981年,汪毅供养了本地一位五保户直到老人离世。现在,每年的清明节,他都要带领全家人为老人扫墓。每年“八一”前夕,他都要亲自带队到县各驻军单位慰问;他资助过30多位孤残老人;帮助过100多个贫困家庭,累计社会捐款60余万元。

  “爱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作为教师的教师———校长,他为全体师生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表率。”这是文凯学校师生对他发自内心的评价。“爱心文化”如今也成了这所学校办学8年的一个重要文化积淀和品牌。在这个文化的影响下:“文凯领导班子团结,凝聚力强;教师乐业、敬业;学生精神饱满、积极上进。”

  他是一位真正的教育行家

  在一些人看来,他没有高深的学历,又没有从教的经历,办教育基本是个外行。

  但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他珍惜每次学习的机会:“没有一个人天生下来就什么都会,后天的学习才是一个人不断前步的强大引擎。”

  “每天打铁打的不可能是同样的一块铁。这是因为铁会受到不同温度和作用力的影响。你如果常久地关注一件事,有志于它,热爱它,你就一定会琢磨出它的道道来。这个道就是事物发展的规律。”他说。

  “教育好一个学生,影响往往是几代人,影响一个家庭的几百年。所谓书香门弟,就是教育的在一个家庭的传承。”

  他对教书育人常有一些独到的见解,被一些老教育工作者称之为“教坛奇人”。虽然每年进入文凯的学生,整体素质不高,但在他眼里:“个个都很可爱,个个都是可造之才。”

  他悟出了这个“道”———“教育德为首,只有学生的精神有了内在前进的动力,包括文化课的提高都会变得不太难。”

  他特别注重学生做人的教育,在全县首创德育辅导班。并逐步形成了“五结合”的德育辅导班工作机制。即:集中辅导与过细工作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校内外实践相结合;辅导班与学员所在班老师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长训班与短训班相结合。

  “理论学习、劳动锻炼、军训、参观访问、为社会做好事”……,一批“问题学生”在“德育辅导班”里得到了根本的转变。文凯德育工作案例上有这样的记载:一位学生,从小娇生惯养,不爱劳动,花钱大手大脚,经过德育辅导班学习,不仅在校内热心公益劳动,知道节约用钱,放假回家还主动帮助同村的一位五保户老人做事;另一位学生,家庭富裕,自小娇横,初中曾读过4所学校,是出了名的“问题学生”,现在被当选为学生会干部……

  他常常是文凯“德育辅导班”里首席教员。亲自做“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他的办公室也常常是学校德育工作室。“丝毫没有董事长的架子,倒像是我们的一位朋友,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他以“茶点款待我们,推心至腹交谈,从家长里短聊到个人爱好,从个人前途谈到感恩父母,报效祖国。”不少与他交流过的学生表示:“从他办公室出来,心里总是暖洋洋的,既惭愧又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一股奋发向上的力量。”

  “不仅成人,也要成才。”在文凯,汪毅倡导特色办学,学校开办了英语、音乐、体育、美术和信息技术等特长班,鼓励学生勇敢地走自己的路。在他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所长。文凯教育的责任就是要把人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把这里营造成每一位师生持续发展的摇篮。